儿童各年龄段的身高增长特点各不相同,如新生儿期和婴儿期身长快速增长,青春期生长突增期的出现。而青春期是身高增长的第二个高峰期,女孩约增长20-25厘米,男孩则可达28-30厘米。生长激素在这一时期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。此外,影响生长发育的因素,包括遗传、性别、营养、疾病等,其中遗传因素占70%-75%。
性早熟是指男孩9岁前、女孩7.5岁前出现第二性征,可能由高热能高脂肪食品、含有雌激素的食物、补锌过量、遗传因素、光照因素、环境激素干扰物、信息刺激以及心理社会因素引起。性早熟不仅增加健康风险,还可能影响最终身高和心理发展。性早熟的孩子需要早诊断、早治疗, 药物治疗方案需要个体化,可使用GnRH(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)类似物抑制性激素分泌,同时结合心理支持与生活方式调整。
在青春期,强调身高监测的重要性,选择精准测量身高的方法。同时,需要注意孩子青春期的心理健康与身高的关系,包括情绪压力、睡眠质量和饮食习惯对身高增长的影响。
家长在孩子身高问题上的常见误区,如过分依赖遗传,错误认为晚长是普遍现象,以及盲目补充保健品等。建议家长应及时检查、排除疾病,并在必要时进行骨龄检测,以鉴别“晚长”和“矮小”。同时提醒,矮小可能是疾病的表现,应当到正规医疗机构进行检查治疗。